杏耀注册
业务范围

你的位置:杏耀注册 > 业务范围 >

从铁拳到铁窗,穆巴拉克如何用生命证明,投靠美国没有好下场?

发布日期:2024-06-14 21:14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穆巴拉克怎么也没想到,掌权埃及30年的他,竟在18天内就被推翻了。

在下台的前一天晚上,他还发表电视讲话时,坚称自己不会离开总统职位,而会“将死在埃及的土地上”;结果短短一夜后,他就火速辞了职,把权力交给了军方。

甚至后来在法庭上,83岁的他无力地躺在担架床上,被关在一个特制的黑铁“笼子”里受审,庭审过程还进行了电视直播。这对于一个曾叱咤风云的强人来说,绝对是感觉羞耻的。

这位昔日的中东枭雄,为何会沦落至此?

回顾穆巴拉克的失败,可以用“屠龙勇士终成龙”形容最为贴切。

他用自己的生命证明,跟美国混没有什么好下场。

那么,穆巴拉克到底做了什么,为何又最终被美国抛弃呢?

1.

1981年10月6日的几声枪响,将穆巴拉克送上了权力舞台的中央。

这天,埃及首都开罗东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,以庆祝“第四次中东战争”胜利8周年。

时任总统萨达特,身着军装、昂首挺拔地坐在阅兵台上观礼,时不时地会别过头与一旁的副总统穆巴拉克谈笑风生,此时的萨达特丝毫没有想到,他脸上的笑很快就要定格。

突然,一辆炮车在检阅台前停了下来。

车上迅速跳下三个人,向主席台丢掷了手榴弹。

察觉到危险的穆巴拉克一边迅速趴下,一边连喊数声让萨达特卧倒。

但本能以为这三人会向他行持枪礼的萨达特,还没来得及反应,对方就已经端起冲锋枪疯狂扫射,并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,在萨达特身旁5米处爆炸。

至此,一代枭雄萨达特一命呜呼。

萨达特引来杀身之祸的原因有很多,但直观来看有两点最为关键:

一是萨达特公开抨击伊斯兰教,抓捕了不少极端宗教分子;二是他奉行“积极中立”的外交政策,与阿拉伯世界的死敌以色列媾和,还在美国调停下,与以色列签署了“戴维营协议”。

这两点,让萨达特在打赢了以色列之后,反而遭到了伊斯兰宗教人士的口诛笔伐。

现在,萨达特死了,难题留给了副总统穆巴拉克,这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获得“杰出英雄”勋章的空军司令。

当记者问他:“你是穿新鞋的萨达特,还是纳赛尔?”

他说:“我是穆罕默德·胡斯尼·穆巴拉克。”

另一个记者又问:“全世界都想知道,穆巴拉克是什么样的人?”

他自信地回答:“不用跟我饶舌,你明天就知道了!”

很快,穆巴拉克这个名字就在全世界打出了名堂。

他史无前例地释放了被关押的穆兄会成员,还主动与他们开诚布公地交谈;他允许埃及人民建立反对党,并给予其实权,每次重大决策都把反对党的头头们叫来开会。

但同时,他又拿出了比萨达特更强有力的铁腕手段,对宗教极端势力进行大力打击,刚上台他就以“追查行刺者”为名,一口气抓了2500人。

穆巴拉克也很清楚,那些极端宗教组织能杀得了萨达特,也定敢行刺他穆巴拉克。而他一生中也的确经历了至少10次暗杀行动,其中在1995年6月26日的那次最为凶险。

那天,穆巴拉克在埃塞俄比亚首都进行访问,车队前行到巴勒斯坦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附近时,两辆轿车忽然窜出来挡了道,随后一伙武装分子冲了过来,拿起AK就是一通扫射。

与此同时,潜伏在附近房顶的狙击手,也把子弹射向了穆巴拉克的专车。

仅仅几秒钟,穆巴拉克的汽车就中了12弹,其中一颗险些穿透车窗玻璃。

随后,穆巴拉克的警卫与赶来埃塞俄比亚的警察,和这伙行刺者展开激烈枪战。

趁此间隙,穆巴拉克的专车调转车头就走,最终死里逃生。

这是一场绝对有预谋的行刺事件,这也让穆巴拉克对极端组织痛恨不已。

他发誓,要对这些极端组织出重拳,捍卫埃及的世俗化统治。此后,穆巴拉克大力主导了国家的企业改革,鼓励发展私营经济,启用那些受过世俗化高等教育的人才来管理经济。

可同时,他也开始越来越恋权。

他认为,如果不能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里,自己的人身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,为了不再重演萨达特被当众刺杀那样的悲剧,穆巴拉克不遗余力地对军队进行拉拢。

穆巴拉克政府创立了大量由退役军官主导的军队企业,允许军方与国有公司、私营公司进行合营、参股等,军队经济逐渐成为了埃及经济的重要支柱,形成了“军队-平民”经济结构。

到这里,“军队经商”这颗雷就已经埋下了。

在聊这颗雷如何引爆之前,得先聊聊穆巴拉克的外交表现。

2.

总的来说,穆巴拉克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。

比如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,他在维持萨达特对以色列的原本政策下,进行务实外交,与以色列多轮谈判之后,终于在1982年夺回西奈半岛的主权。

随后,就立即对以色列转向冷漠态度,始终拒绝对以色列进行正式访问,还说:“以色列没什么好看的,埃及有以色列无法提供的美丽沙滩和艺术宝库。”

另一方面,他开始着手解决萨达特时期,造成的埃及与阿拉伯国家们紧张的关系。

1988年,穆巴拉克先后访问了海湾六国以及约旦和伊拉克,受到了热烈欢迎,沙特的报纸甚至称:“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有了灵魂。”

1989年,“阿盟”恢复了埃及的成员国资格,并且次年将总部迁回开罗。

算是重新认可了埃及的“老大哥地位”。

穆巴拉克对萨达姆的态度也相当值得玩味。

80年代,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具有极强的影响力,堪称“中东小霸王”。为了向萨达姆示好,两伊战争期间,穆巴拉克明确宣布支持伊拉克,还给萨达姆提供了价值10亿的大额援助。

但是到了1990年的海湾战争时,穆巴拉克又明确站在反对伊拉克的立场上。

这里面穆巴拉克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。

一旦如果科威特被吞并,伊拉克的实力将更强大,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盟主主导地位会因此受到挑战,其次,才是伊拉克确实违反了国际法。

先谈利益,再聊道义,是穆巴拉克作为一个老练政治家的标志之一。

为了反对萨达姆,他先后派出35000名埃及士兵直接下场,不仅强化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领导形象,还为赢得了实惠——美国、欧盟和阿拉伯国家在战后免除了埃及140亿的外债。

对于中东最棘手的巴勒斯坦问题,埃及的影响力也无处不在,穆巴拉克几乎是处理中东问题时各方都能接受的唯一协调人。

他与阿拉法特私交甚密,在阿拉法特与约旦的和好,以及阿拉法特与以色列的和谈中,穆巴拉克都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但有一点需要注意,穆巴拉克与美国的关系也相当亲密。

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后,美国失去了伊朗这个重要盟友,开始转而拉拢埃及,并希望它放弃亲苏立场。对此,穆巴拉克选择了欣然接受。

作为回报,美国向埃及提供了大量的援助,在穆巴拉克在位的30年里,经济援助高达240亿美元,军事援助高达380亿美元,还不包括许多低息贷款。

这笔巨款帮助埃及回了一大口血,经济上带来了巨大的收益,在穆巴拉克的领导下,埃及的GDP由他刚接手时的213.24亿美元,到1988年已飙升至883亿美元,翻了好几番。

但吃人手短,拿人嘴短,与美国交朋友无异于与虎谋皮。

正如茨威格在《断头皇后》中说得那样:

“她那时候还太年轻,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,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。”

3.

美国的援助,都是有条件的。

在80年代后期埃及逐渐适应了援助后,美国国会颁布了一项议案,要求受援助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一定要符合美国的外交利益,在具体实施上,援款必须购买“美国货”。

等于说,给埃及的这些援助,大部分都又回流到了美国资本家手中。

这个套路,美国可不是第一次用了。

二战后,美国就通过“马歇尔计划”,逐步将欧洲纳入自己的经济体系之中的。

更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埃及的工业欠发达,援助反而使埃及承受了贸易逆差和严重的债务负担。进入21世纪之后,埃及40%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大学生失业率高达40%至50%。

到这时,一些有识之士看出了其中端倪,开始反对美国的援助。

但为时已晚,穆巴拉克时期出现的“军队-平民”经济结构,开始出现反噬。

美国的援助,特别是军事援助强化了埃及军方的地位,底层民众开始出现不满。而埃及军方为了巩固自身利益,不愿意主动进行改革,进而造成了体制的僵化。

美国在一步步的温水煮青蛙之后,开始提出加快私有化和市场化进程、降低关税等要求,使得本该利用人口资源,实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埃及,被迫转向了自由主义经济。

到小布什上台时,美国终于彻底露出了獠牙,提出了它的最终计划——“大中东民主倡议”,其中要求埃及进行民主化改革,还美其名曰“用民主和希望来代替仇恨和憎恶”。

原来在“9·11”事件后,小布什政府便试图运用大规模军事力量改造中东秩序,同时扶持新的亲美国家,以逐步瓦解OPEC,进而掌控石油资源,实现在经济上称霸世界的计划。

那么,从谁开始呢?

埃及无疑是那个最佳目标。

当时,穆巴拉克已经当掌权20年了,作为民族民主党的主席,他长期利用宪法BUG控制着议会,每次都是唯一候选人,每次得票率都超过了90%。

当时埃及还有这样一个笑话,说有个男人因为没有选穆巴拉克,被老婆勒令立即回投票站重选,因为他的老婆不想他被警察逮捕。可当这个人返回投票站的时候,投票站已经关门了。

这个人对守门的警察说,投票的时候我没有选穆巴拉克,但我现在想改选他,我该怎么办。

警察说,别担心,我们会帮你改过来。

为此,很多人都对那看不到尽头的总统任期相当不满。

美国从中看到了拱火的机会,要求2005年选举时进行改革。穆巴拉克表面答应了下来,在实际操作中却又利用了选举舞弊,再次以88.6%的得票率赢得了选举。

美国眼见穆巴拉克不把自己当回事,也不装了,开始揭露各种穆巴拉克的黑料,比如穆巴拉克家族拥有资产超过700亿美元,在瑞士、英国都有巨款,想让自己儿子贾麦勒接班等。

这些七分真三分假的信息,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开始广为流传。2000年时,埃及互联网普及率仅0.7%;2009年时已经飙升至15.9%,Facebook成为埃及青年获取政治信息的主要来源。而当时的穆巴拉克政府,还没有意识到网络会带来的负面宣传效应。

直到2011年,穆巴拉克才觉得事态不妙。

隔壁突尼斯的“阿拉伯之春”着实把他吓得够呛,他下令各大电信公司切断网络和语音服务,还迫使电信公司发送支持埃及政府的宣传。但这反而加剧了民众的反抗意识。

2011年1月25日,这一天是埃及“国家警察日”,无数民众走上街头举行反政府抗议,随着抗议活动持续升温,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呼声越来越响。

到2月1日,穆巴拉克宣布不再参与此后的选举,但不会在任期内下台。

可愤怒的民众们已经等不到下次选举了,与政府武装发生了激烈冲突,死亡和受伤逐日增加。

最终在2月11日,穆巴拉克正式宣布辞去总统一职。

4.

回顾发生在埃及的这场“阿拉伯之春”,看起来美国推动的这场政变是针对穆巴拉克个人的,但事实并非如此,美国想要的是控制整个中东。

而穆巴拉克,恰好是最适合作为垫脚石的那个“争议枭雄”。

事到如今,穆巴拉克到底是功多还是过多已经不重要了,主要的是他的悲剧让我们看到,美国有多热衷于颠覆他国政权,而穆巴拉克也用生命证明了,投靠美国没有好下场。

那么,“美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政变?”

“因为那里没有‘美国大使馆’。”



Powered by 杏耀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